更新时间:2025-11-22 09:02:24

在朴赞郁这部电影中,树/植物无疑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,作为意象的载体,它承载了导演对中年中产家庭无情的嘲讽。
在朴赞郁的镜头下,柳万洙的家庭无疑是故事的核心,家庭传承是这栋房子,他的房子外观像树,柳万洙自己喜欢植物,家院子里的那棵树,也是一个掩盖罪证的物理地点,而他则穿着园丁服,像一个园丁在不断修剪,照顾这个树(家庭)。树同样是纸张的来源,要有纸张必须要砍树,而作为砍树的人则必须要有“斧子”,所以一切故事就通顺了。
我们可以从园丁、斧头、肥料(根系)、树干、枝叶到虫蛀几个维度来解剖这棵家庭之树。
——当爱家庭成为核心,不得不做出选择
房(树)是中产阶级的终极图腾。为了保住这栋房子,柳万洙不惜一切代价。房子变成了囚禁万秀的牢笼,他为了支付房贷(维持阶级地位),为了维持孩子的大提琴课程,维持妻子的网球娱乐,他“无可奈何”成为园丁,保护家庭树。
园丁的逻辑:观众们一定会疑惑,一个老老实实的打工人,为什么能变成残忍的冷血杀手呢?园艺的核心是什么?是控制和筛选。为了让心爱的植物长好,必须拔除抢夺养分的杂草,剪掉多余的枝叶。
——从“制造文明”到“制造死亡”的逻辑闭环
柳万洙是造纸专家。
——资本主义异化下的绝对工具理性
树木生长的基本逻辑是汲取养分。在电影中,为了让这棵代表“幸福家庭”的树活下去,他给树施了什么肥?
这就是资本异化的极致体现。在万洙眼中,竞争对手不再是具有独立人格的“人”,而被异化为了“养料”。(这个养料不仅滋养两个家庭,也滋养着公司)
——存在主义的空心化
柳万洙不仅是照顾这棵树的园丁,同样也是这个家庭之树内在的“树干”,是这棵树的主干。他负责支撑树冠,并把地下的养分(金钱/地位)输送上去。
深度解析:
——平庸之恶的共生关系
妻子和儿女是树冠上的枝叶和花朵。他们沐浴在阳光下,展现着家庭的美好(大提琴声、漂亮的舞鞋、网球、温馨的晚餐)。
——来自未来的审判
影片结尾,女儿看着那棵树,说了一句极具宿命感的话:“虫子正在活活吃掉它。”
这是全片最令人绝望的隐喻。万洙以为杀光了竞争对手,这棵树就能长青。但他错了。
结合官方海报和植物意象,我们可以断定: 万洙把自己的人生修剪成了一盆完美的盆景:
万洙以为自己是修剪枝叶的园丁,殊不知,他自己也不过是这盆景中,一段被资本修剪得奇形怪状的枯木。
以上仅是我一些粗略的想法,欢迎各位评论区讨论指正!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下一篇:四字拿影帝后第一作看了
假唱卖货派对
韩国是被规则保送的冠军
说一下让我出戏的点
单纯只是对短评来说字数太多,很没营养的吐槽
时至今日,唐国强依旧是最佳特型演员
爽快,实在是爽快!
短剧已经开始影响长剧创作了
现实主义题材突围、营销看齐院线丨专访总制片人罗劲
一起看[艾德·希兰:一镜到底][WEB-MKV/2.4G][中文字幕][1080P]
不止“流量光环”
不将就,要讲究丨对话A站负责人文旻与军武科技CEO曾航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武侠,而武侠之魂相通
对了解好莱坞电影历史,中国华人美国电影之路的历史研究,很有帮助。
真正的好演员任嘉伦给角色赋魅,给剧赋魅
纸片人演活了
前两个故事差点以为误入儿童片
苏暮雨,一个殉道者
25年最佳
一个小众观众的低情商观感
这如果不是台剧我根本就不看
